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按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根据全国、全省有关通知要求,今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事项安排如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和喜迎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以全面拓展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第一类别:一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认知性社会实践。提倡开展“三百”社会调研,即百村调研、百业调研、百人调研。确定一个调研主题,通过对各行各业、各地各人的调研活动,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知识内化于自身的社会体验,获得认知性经验。
第二类别:二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课程性社会实践。以课程体系为核心,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更多地融入课程要素,强化课程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第三类别:三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职业性社会实践。暑期实践过程中必须突出强调职业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进行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第四类别:研究生主要开展研究性社会实践。以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为基本的学习载体,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继续按照“就近就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铺开”的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重点团队示范带动等形式进行。
1.集中组队。各学院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要求,结合本学院学生专业实际,以社会实践基地等为依托,充分了解掌握地方的服务需求,根据需求确定项目组队。要确定相关专业教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与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项目合作,争取社会支持。
2.分散活动。对不能参加统一活动的同学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同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成跨学院、跨专业的小分队,开展“办一件有意义的事,提一个合理化建议,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写一篇社会实践心得”等活动,分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采用社会调研类、志愿服务类、专业实践类三线并举的分类项目化管理模式。
1.“喜迎盛会·共创和谐”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以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返乡机会参与关于家乡自十七大以来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关于特色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民生热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在选题方向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客观认识矛盾、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体验基层·增长才干”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开展科技服务、法律咨询、关爱行动、服务社区、文艺演出等形式各异的志愿实践,开拓志愿服务全新领域。鼓励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参与体验并深入了解社会上的各个角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入了解国情民生,关注民生发展,做实事、求实效,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
3.“阳光成长·青春使命”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运行情况,较全面地获得本专业生产实际中最常用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励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校鼓励开展专业性的境外游学实践活动。
成立校、院两级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党委、校行政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学工秘书、团总支书记、本科生和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组成。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学院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前期调研工作,尤其是需求调研。要主动与基层单位联系,特别是发挥当地基层党团组织的桥梁作用,多渠道了解当地基本情况,摸清基层的实际需求。要结合本院的实际与专业特点,努力把握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2.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各学院要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要认真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方式,努力解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活动的载体、途径、方法、领域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要认真规划好活动的新闻宣传方案,组建有力的宣传报道队伍,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及时、深入的报道,充分展示实践成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引导和安全制度保障,务必认真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制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4.立足长远、形成机制。各学院要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去,从真正锻炼学生水平和能力入手,使其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渠道。要注重基地建设,每个学院要有2-4个长期性社会实践基地,凝炼方向、形成特色,积极申报省级社会实践基地。
5.整合资源、扩大覆盖。各学院要努力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尤其要注重研究生在社会调研类项目中作用的发挥,切实增强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有效提升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示范性;要积极鼓励本研互动,做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我校社会实践的科技层次和学术水平;要求本科生导师全程参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6.结合实际、分层推进。学生按照《关于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所有在校学生均需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时间不少于2周,计算学分,并作为学生评先奖优重要参考依据;学院组织重点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学院组团的基础上组织和遴选校级重点团队以及省级重点团队并进行资助;鼓励各学院、系、班级以及学生个人投亲靠友、自主联系、自由组队进行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及时总结、大力表彰。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及时对今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新学期开学后,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由各学院本科生导师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交流会,通过交流会,进行学院评比;在各学院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学校将根据《南京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细则》,评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进团队、优秀社会调研报告、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社会实践基地、突出宣传成果奖,并予以表彰,树立活动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请各学院根据本意见的有关精神,对本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认真研究,并结合各学院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做好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员、组织、宣传、总结和表彰工作。
附件: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项目立项申报表